2006-5-10 17:49:02 来源:http://www.liuchuan.net/ 作者:网络 次数:
5月1日 黑豹老去 1日,一辆辆满载着摇滚歌迷的汽车驶入了森林。刚进入山口,记者就嗅出了一股摇滚的味道。路上的行人不少是长发、大头靴、满头的穿孔。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去年贺兰山摇滚音乐节的装束一样,身着迷彩、胳膊上戴着红袖标。舞台的搭建也是模仿,但规模小了不少,一米高的舞台、只能容纳千人左右的场地,和主办方宣传的“处处一流”相差很大。
晚上8时半,演出正式开始,台下的观众只有数百人。打头上场的是西安的几支地下乐队,晚间山谷内的寒冷,听不懂的歌曲都让台下的歌迷有些不耐烦,有人喊出了“退票”。在当晚登场的8支乐队里,惟有谢天笑和“冷血动物”的出现让现场的歌迷狂热,有人跟着节拍唱歌,有人跳舞。而来自北京的年轻乐队“便利商店”、“牛奶咖啡”的上场则引得台下两乐队的歌迷展开了对骂。
压轴的黑豹乐队出场时,已是零时以后,换了四任主唱的黑豹乐队,号召力已不复当年之勇。他们演唱时,广场上的人纷纷散去。
5月2日 主流VS非主流 对于山中的寒冷天气,第二天来到的歌迷显然多了不少装备,不少人租借了厚厚的棉衣,有人身上甚至披上了宾馆的浴巾和汽车上的坐垫。当晚演出的几乎全是西安本土的乐队,前五个上场的都是死亡金属的风格,压低了嗓音,模仿着他们心目中地狱的声音。他们唱的是什么,记者实在听不懂,所以没有印象,只是记得他们拼命甩头发的模样。
当压轴的花儿乐队出现时,几个来自北京的大男孩并没能压住场面。也许是他们的乐队风格偏流行,他们竟遭到了一些台下歌迷的恶毒攻击。但主唱大张伟表现得相当冷静,除了认真地唱歌,甚至还在台上讲起了笑话。原本应该出现的唐朝乐队没有露面,花儿是当晚惟一的“腕儿”。
5月3日 许巍笑了 最后一天的演唱会,观众比前两天要多,因为不少人都期待着许巍、唐朝、二手玫瑰的演出。然而,在当晚主持人宣布的7支乐队中,仍然没有歌迷们期待的唐朝和二手玫瑰,对此,主办方没能给出任何解释。据说,唐朝在前一天已经到达西安,只是因为舞台效果不好不愿意登台。不过,记者发现,也许是前两天的演出已经让歌迷过于失望,所以就算唐朝乐队不来,歌迷表现得也并不是特别的愤怒。
当许巍出现在台上时,持续了三天的演唱会才终于有了一次真正的高潮,歌迷在台下大叫着许巍的名字,他唱的《蓝莲花》、《旅行》,还有那首经典的《故乡》都有台下的合唱。也许是因为有着众多亲友的支持,当晚的许巍状态相当好。可惜,凭他一人微薄的力量,实在是难以挽回歌迷对这场演唱会的失望。
路在何方
记者了解到,此次演唱会并没能达到双赢的目的,演唱会的票务销售情况并不好,据说在宝鸡本地投放的1000张门票卖了不足百张。而以旅游著称的这个森林公园也没能招徕到更多的游客,宾馆都没有住满。此种情景与去年贺兰山举行的摇滚演唱会拉来4万观众的盛况,无法相比。也许缺少了崔健、张楚、郑均,此次摇滚演唱会的号召力有些薄弱。在演出过程中,甚至有台下观众要求登台乐队演唱网络歌曲《两只蝴蝶》。惟一让人欣喜的是,在此次演唱会中,不少来自西安本土的地下乐队相当受欢迎,也许这是西安摇滚乐复兴的一次契机。
中国的摇滚市场究竟有多大,如何在现实中解决摇滚与商业的对立与矛盾,未来将会以怎样的形式迎接摇滚重放光芒,这是每个热爱摇滚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摘自《华商报》记者:刘哲
我自己的话:这场演出,我并没有机会去看,看了这篇报道,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认为记者是在大惊小怪——要是在中国举办摇滚演出,不出现这样的事,倒是奇怪了。这次演出暴露出的弊端,几乎已经成为中国现今摇滚的一种可怕通病。
差乱的演出场地,低劣的音箱,狗屁不通的调音师,这几大客观原因,造成了无数次演出的极差演出效果。不过,这次应该庆幸的是,还好,没有更人为的原因来中断演出。
摇滚乐迷的素质令人堪忧。一些极端音乐吸引着大批的极端愤青,其中有的人仇视社会,仇视亲人,仇视自己。看谁唱的歌只要有一点旋律性倾向,便被斥为“垃圾”“伪摇滚”,似乎只有死亡金属、歌特工业才叫音乐。这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其中的消极影响已经蔓延到了社会,造成了现在很大一部分人对摇滚音乐的误解,导致摇滚乐在中国生存举步维艰。如果你反驳我的观点,不妨去做个调查,问问摇滚在一般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看法。
在你眼中,摇滚是什么?
标签: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