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打谱软件即将推出,可加qq群:463285836
  更多>>
最新资讯中心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精解 > 正文

容易被忽略的种种问题关于音乐学习的几点想法

2006-5-10 18:39:21 来源:http://www.liuchuan.net/ 作者:网络 次数:

容易被忽略的种种问题                                         ——关于音乐学习的几点想法  
  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音乐是态度的”,也有许多书中都谈到如“爵士乐是一种态度音乐”或者“布鲁斯、摇滚,归根结底取决于态度”之类的问题。但是据我所见,音乐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尤其是非古典音乐的初学者,很少考虑态度的问题。你是否真诚地爱音乐呢?还是仅为了“秀”一段或者浅薄的出名?你视音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吗?还是可有可无?你的性格和人生态度是怎么样的?和哪类音乐的风格相适应?如此深入,当你每天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活的时候,问问自己的态度究竟如何。做哪种风格的音乐并非决定于音阶和模式这些。事实上,它和你的生命息息相关。如果你是浮躁而软弱的,就不要想做出坚定沉着而又气势磅礴的“摇滚交响”之类的音乐。态度是由内而外的东西,就像穿着不羁的贝多芬,他可不是刻意不卷裤管以显示自己狂放不羁的。那是他的个性,你会说。
  思考 这太重要了,对于任何一个音乐学习者而言,它几乎决定了一切。思考这见事,实是感觉的延伸。但“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一定理解它,唯有理解的东西我们才能深刻感觉它”。每个人都知道思考的重要性,但是它还是被忽略了。首先是思考的方式。你怎样思考音乐呢?一些人流于表面的高低起伏,另一些人则抱怨自己乐理知识匮乏,因而无法深入地思考音乐。可是难道不能有自己思考音乐的方式吗?基础的乐理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你能用自己的方式将音乐思考得深入并将创作出你想要的,高深的乐理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众多的音乐学习者,尤其是酷爱音乐而又没有机会到音乐学院深造的那写,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事实上,都够到高深乐理而又掌握得精熟的人是极少的。这时候,建立起自己的思考方式就显得无比的重要了。所谓乐理,亦不过是前人的总结,是一种工具。我相信,那些有成就的音乐家们,深谙乐理之余也一定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着那些乐理。当思考的方式确定之后,思考的内容便自己会来。可以提供一点建议是将音乐视觉化,把它们想象成随时间进行的运动的图象,象你跟着五线谱弹奏时那样,当然没必要象个自动打谱机那样精确。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音乐变得直观而容易把握。以此类推,你会找到很多在音乐之外思考音乐的方式,那么,那些欢蹦乱跳的声音就不是那么难以捉摸的了。更重要的是,这些方式是你分析音乐的前提。
  感觉 你是否常常抱怨自己节奏感差?或是对音高没感觉?如你也知感觉的重要性,那为什么还要忽略它呢?在此我要说明的是,节奏感和节奏准确性不是一回事。同样,音感和对音高的准确记忆和再现也不是一回事,我认为。很多时候,它们是被混为一谈的,当然现在我要用简短的字句来说明我这一观点也相当困难。简单的说,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站在整体上去感觉音乐而另一个是站在具体某些音的角度去抓住声音。音乐的能力分两种,一种是操控性的,集中体现就是那些技师精湛的技巧和对任何复杂音乐的再现能力,即对声音时值(节奏)和音高的准确把握。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可以听你唱的什么或是别人(大师们)的音乐后马上在自己的乐器(吉他或是别的什么)上再现出来,吉他学习者称之为“扒音能力”;另一种是创造性的,集中体现就是那些作曲者,他们不一定能准确地再现那些他们听到的东西,却可以展现出那些原来听不到的音乐。这种能力的所有者在生活中往往不被重视(因其能力必须由更难的音乐创作来展现),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在羡慕那些“扒音”高手。在我看来,这重扒音的能力是必须的,而且它可以通过技术训练,视唱练耳等获得。所以说现在的音乐学习是片面的,它忽略了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能力的训练。如果两种能力(操控性和创造性)都很好的具备,那就有了成为音乐大师的潜质。如此我可以说节奏感好的人不一定能准确地再现某种节奏,能准确地再现某一音的“扒音”学习者不一定对音的感觉好。这种差异似乎出自与二者感觉的出发点,节奏感好的和对音感觉好的往往将注意力放在音乐的整体性和相对性上,另一种能轻松弹准节奏和再现外部声音的则将注意力放在单个的音上,并且通常有很好的音乐暂时记忆能力。这是不自觉的,它体现你的天赋。而你要做的是:试着去判断自己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或者说哪种能力更好些,然后试着改变自己听(感觉)音乐的方式,改变自己感觉的出发点,提升自己。
    被忽略的感觉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音乐本身透出的情绪被忽略掉了。现下大行其道的流行音乐往往靠歌词来传达它的情绪,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细腻的感情传达功能。这样的最终结果是不自觉地影响了只有流行音乐可听的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的判断。音乐最终是听觉的艺术,它传达感情。无论你弹爵士、蓝调、摇滚还是芬克什么的,都应该回到西方音乐的根上去,听听那些古典的自巴赫时代及其以后的作品。暂时放下那些在调性、和声及其他一切在理论或技巧中间的挣扎,像未学音乐之前那样,像个孩子听到一段优美的音乐那样欣喜若狂或者沮丧无比。
    创作 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可一集中体现创作者几乎是所有的思想。然而多数的音乐学习者不敢望谈创作。其实如果你不是只专注于演奏的话(事实上一个真正的演奏家在演奏别人的作品时也是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的),在音乐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该尝试创作。运用你所学的东西,组合出那些原本听不到的声音,这就是创作的全部内涵。真正的创作有多难呢?许多忽略掉创作的音乐学习者是被自己想象出来的困难吓倒的,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创作之初作品太差而放弃的。想想,《小星星》《送别》这些有多难呢?可是它们那么棒。在你学过的,能演奏的那些别人的东西中有多少是真正技术上难以达到的?是的,没有多少,几乎没有。举几个每个吉他手都知道的例子,《Fade To Black》的前奏,《Don`t Cry》还有《Amani》这些有多难呢?它们真正可贵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们简单,清晰,明确。当你可以将音阶飙得飞快,是个扒带高手,但弹着别人的东西仍旧感到空虚不已的时侯,你应该停下来,想想音乐本质的问题。真正的音乐无处不在,因为世界充满了节奏性。它不是音阶,节奏,和声这些东西的简单叠加。如果你刚开始接触音乐并想有所发展的话,那关于音乐本质的问题更应该贯穿音乐学习的始终。在创作之初,绝大多数人都缺乏一种简单的精神。请记住,简单而丰富是音乐永远的追求。复杂往往让你混乱,而混乱是为音乐所不允许的。无论多复杂的音乐,从整体上说都是简单的,而从细节上说,又都可以拆分成许多简单的元素。真正的困难在于你如何将那些简单的东西整合得丰富并达到你想要的那种效果以及让你的音乐和其他人的区分开来。如果你可以创作出与你技术水平相当的,甚至在你技术水平之上的音乐,即让你创作的音乐可以充分表达你的技巧,那你无疑终将获得成功。而在你动手之前,必须先明白你所要的是哪种感觉,象枪炮与玫瑰那种,还是保罗.西蒙那种,亦或是几米.佩吉。不要将就你的手,而应该让它为你的思想服务。我们的手总是习惯的在指板上跑出这样那样的路线,如果不能打破这种不自觉的习惯,你将无法超越自己,也就是说无法进步。把你创作的音乐录下来是绝对必要的,那样你可已解放双手去专注的听,去发现你自己的惯性思维在哪儿,打破它,改变它让它朝着你倾慕的那些大师靠拢。在这过程中要注意的是避免照搬大师的乐句,应该试着把它们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整体感觉对就对了,细节自己会来。这就是我要说的,学习创作而不仅仅是剿袭或模仿。

                       后记
   我希望自己这些浅薄的想法可以引起更多吉他人对音乐产生思考,促进交流。
   在文中我并未就某一风格之音乐或是某一音乐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技巧,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学到,似乎更没必要说。我希望我提出的是一些大原则,诱导,而不是教育你要怎么样。那等于剥夺了你思考的权力。让你的思维产生框框就等于扼杀了你的音乐潜力。
   怀着严肃的态度,选择适合你人生态度和性格的音乐去发展,用自己的方式去感觉和思考,体会作为整体而存在的音乐,试着创作属于自己的声音。
   要不是为了叙述的方便,文中所说的那些根本不应该拆开来讲,它们是一体的。
   如果你是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学习音乐多年却毫无起色。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用柯特的一句话来结束:“音乐意味着自由,只要自己喜欢的就可以继续下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www.liuchuan.net

讨论请进>>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标签: